问题一:在人工智能发展早期,机器学习的技术内涵几乎全部是符号学习,可是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,统计机器学习犹如一匹黑马横空出世,迅速压倒并取代了符号学习的地位,人们可能会问:
在满目的统计学习期刊和会议文章面前,符号学习是否被彻底忽略了?它还能成为机器学习的研究对象吗?它是否将继续在统计学习的阴影里生活并苟延残喘?对这个问题有三种可能的答案:一是告诉符号学习:“你就是该退出历史舞台,认命吧!”二是告诉统计学习:“你的一言堂应该关门了!”单纯的统计学习已经走到了尽头,再想往前走就要把统计学习和符号学习结合起来,三是事物发展总会有“三十年河东,三十年河西”的现象,符号学习还有“翻身”的日子.第一种观点我没有听人明说过,但是我想恐怕有可能已经被许多人默认了.第二种观点我曾听王珏教授多次说过,他并不认为统计学习会衰退,而只是认为机器学习已经到了一个转折点,从今往后,统计学习应该和知识的利用相结合,这是一种“螺旋式上升,进入更高级的形式”,否则,统计学习可能会停留于现状而止步不前.王珏教授还认为:进入转折点的标志就是Koller等的《概率图模型》-书的出版,至于第三种观点,恰好我收到老朋友,美国人工智能资深学者、俄亥俄大学Chandrasekaran教授的来信,他正好谈起符号智能被统计智能“打压”的现象,并且正好表达了河东河西的观点.我请求他允许我把这段话引进正在撰写的序言中,他爽快地同意了,仅仅修改了几处私人通信的口吻,全文如下:“最近几年,人工智能在很大程度上集中于统计学和大数据.我同意由于计算能力的大幅提高,这些技术曾经取得过某些令人印象深刻的成果.但是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,虽然这些技术还会继续改进、提高,总有一天这个领域(指AI)会对它们说再见,并转向更加基本的认知科学研究.尽管钟摆的摆回去还需要一段时间,我相信定有必要把统计技术和对认知结构的深刻理解结合起来.”看来,Chandrasekaran教授也并不认为若干年以后AI真会回到河西,他的意见和王珏教授的意见基本一致,但不仅限于机器学习,而是涉及整个人工智能领域.只是王珏教授强调知识,而Chandrasekaran教授强调更加基本的“认知”.